English
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承办
首页 每日看点 通知公告 现场 多语种报道 融媒体验服务 新闻中心简介 记者专区Media Service

党的二十大新闻中心举行第五场记者招待会

让祖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

本报记者 常 钦 丁怡婷

2022年10月22日08:42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10月21日,党的二十大新闻中心举行第五场记者招待会,生态环境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翟青围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主题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在充分肯定过去五年和新时代十年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成就的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深刻阐明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对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出重大安排部署,为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翟青说。

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翟青介绍,过去十年,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科学指引下,我国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决心之大前所未有。我国把“美丽中国”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把“绿色”纳入新发展理念,把“污染防治”纳入三大攻坚战,充分表明了我们党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定意志和坚强决心。

——力度之大前所未有。我国从思想、法律、体制、组织、作风上全面发力,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系统谋划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大力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着力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大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力度。

——成效之大前所未有。过去十年,我国以年均3%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平均6.6%的经济增长,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

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

翟青介绍,我们党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的工作,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生态奇迹和绿色发展奇迹,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

污染防治攻坚向纵深推进。全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2021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平均浓度比2015年下降了34.8%,地表水Ⅰ—Ⅲ类断面比例达到84.9%,土壤污染风险得到有效管控,实现固体废物“零进口”目标。

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力度不断加大。实施生态保护红线制度,建立健全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300多种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野外种群数量得到恢复与增长。

绿色循环低碳发展迈出坚实步伐。2021年,全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12年下降34.4%,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规模、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均居世界第一,绿色逐步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十年来,全党全国建设美丽中国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绿色版图不断扩展,城乡环境更加宜居,一幅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景生动展现。”翟青说,下一步,将在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上取得新进步,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上展现新作为,在建立健全现代环境治理体系上实现新突破,努力打造“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

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更加健全,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贡献中国力量

近年来,我国建立和实施了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生态文明目标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等一系列制度,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更加健全。

翟青介绍,我国生态环境法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覆盖大气、水、土壤、固体废物、噪声污染防治以及长江、湿地保护等领域的25部生态环境相关法律得到制修订,“四梁八柱”性质的制度体系基本形成。

从2015年底开始试点到现在,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已完成对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两轮全覆盖,并对一些部门和中央企业开展了督察。

下一步,将全面总结督察实践经验,系统谋划开展第三轮督察,坚持严的基调不动摇,着力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期盼。

生态环境执法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性工作。“十三五”全国环境行政处罚案件达83.3万件,较“十二五”增长了1.4倍。

作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中国将与各方共同应对全球环境挑战,为深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力量。翟青介绍,我国倡导建立的“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已有40多个国家的150余个合作伙伴参加;持续推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巴黎协定》全面有效实施;积极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及其议定书。截至2022年6月,我国已与38个发展中国家签署43份气候变化合作文件,帮助有关国家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翟青表示,下一步,我国将继续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落实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加快推动重点领域绿色低碳转型,大力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稳妥有序推进全国碳市场建设。加快绿色低碳技术攻关和推广应用,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同时,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贡献中国力量、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 人民日报 》( 2022年10月22日 02 版)



(责编:许珺、马昌)